集成艺术的大师罗伯特劳申伯格

《组字画》

    罗伯特·劳申伯格(1926-2008)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,1942年进入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药学系学习,但是由于他对医药研究缺乏兴趣,退学。此后,劳申伯格应征入伍,成为海军医院一名。在此期间,他接触到真正的绘画作品,并启发了艺术创作灵感。1945年退役后,劳申伯格进入堪萨斯市立美术学院;1948年他前往巴黎朱利安艺术学院就读,但是由于语言障碍很快便返回美国。当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接近尾声时,一部分青年艺术家试图否定绘画本身及其内容,主张以图画、摄影等原始素材拼合起来进行创作,劳申伯格成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。上世纪50年代初,劳申伯格积极推动美国现代艺术由抽象表现主义走向更丰富的形式,由此他成为上世纪承上启下的重要现代艺术家之一。

    劳申伯格从“达达“主义中,继承了将现成品等同为艺术品的观念,从综合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中汲取“拼合”的方法,这两点构成了劳申伯格“集成艺术”的本质。他利用废品、实物、照片等组成画面,再运用颜色拼合或涂绘,其目的是欲打破传统绘画、雕塑与工艺之间的界限,将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物品,甚至废物与垃圾也当做素材加以利用。观者必须透过劳申伯格拼贴的种种东西,来重新解读作品。

    作为现代派艺术大师,劳申伯格有意模糊绘画与雕塑、摄影、表演等各类艺术之间的界限,并努力将艺术与日常生活相贴近。他使用现成品的目的,是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,他的目标是活动于“艺术与生活之间”,即画家不但取材于日常生活用品,并且这些材料只要经过加工提炼就可以成为艺术品。他从“综合”发展到“集成”,强调作品的物质性和生活性。正如他所说的那样:“绘画同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,而我则试图在二者间建立联系。”

    在劳申伯格的创作生涯中,始终保持着与周围都市和技术社会的联系,他的集成式手法能够生动地反映时代的丰富图像。通过他的作品,我们可以看出具有美国上世纪60年代特征的大量信息。1964年,劳申伯格获得威尼斯双年展大奖。在他的影响下,新生代“波普”、“概念艺术”、“偶发艺术”、“过程艺术”等现代艺术形式相继出现。

    1985年,中国美术界刚刚开启现代化的大门,“劳申伯格作品国际巡回展”适时来到北京,让中国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西方前卫艺术家的代表性原作,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启蒙意义的一次展览。